•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 学校要闻
  • 学校要闻

    03/08

    2010年 09:46

    【 字体:

    来源:新华网教育频道 

    访问量:1

    • 打印
    • 纠错

    两会代表热议教育话题:教育公平强国必先强教

        全国两会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公开征求意见稿一经公布,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择校、减负、高考……多年来,一系列中国教育领域特有的词汇已然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词。

        如何实现教育公平,上学何时不再“难”?作为民生领域的重点话题之一,在全国两会上,教育话题引发代表委员们的强烈关注。

        名校办民校极大浪费资源

        “名校办民校”,是许多地方名校开设的又一种办学模式。大批公立“名校”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为名,纷纷“下水”开办民办学校,将义务教育段学生招收成了高收费的“择校生”。在两会上,这一做法受到了代表委员的强烈抨击。

        “名校里面办民校,这是对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来自盐城的全国人大代表蒋婉求,这位曾促使国家出台政策将中小学教师纳入公务员序列管理的推动者,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痛批此现象。她指出,教育公平最重要的就是教育资源的公平,不能让优质教育资源仅为有钱人服务。

        由于优质资源集中到某一个地方以后,引起许多农村的孩子辍学,使我们的义务教育得不到保证。蒋婉求痛心地说,学生到学校以后,学不到东西,教学质量太差,环境太差。当前,真正因为经济辍学的孩子很少,更多的是因为教育资源不好,觉得学不到东西。

        当前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新一轮“读书无用论”。许多代表认为,我们要分析这背后的几个因素。全国人大代表徐龙指出,教育公平是人生公平的起点,教育的不公平,是人生起点的不公平,是最大的社会不公平。教育公平涉及亿万人家,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每个公民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区域、城乡和人群之间的教育差别必须消除。

      让孩子们享受一样的教育

        当一些学生在大学校园里,开着名车、吃着海鲜、穿着名牌时,还有一些学生就着咸菜吃馒头、穿着褴褛,为每个学期的学费忙碌;当一些名校拿到国家高额的教育经费时,更多的普通学校却没有经费引进师资、修建校舍、改善环境。这些都凸显了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资源分配不公平。

        一些来自基层的教育代表深有感触地说,长期以来,许多地方的学校发展采取的是一种以“点”带“面”的思路,过度强调了“示范”,忽略了教育公平,农村教育与城区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眼下,重点学校基础本来不错,政府还在“锦上添花”,不断增加拨款和添置设备;而广大的农村学校、偏僻的山乡学校校舍陈旧、师资匮乏,却没有“雪中送炭”给予特别关照。

        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邱立成认为,教育公平是起点上的公平,基础教育是重点保障对象。义务教育的重点任务是推进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形成惠及全体学生的公平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顾海良、李茵等认为,现阶段,在城乡、区域和学校间存在的明显教育差距,一定要通过推进教育公平,兼顾城乡、区域的平衡,提供相对公平的教育资源,加快公共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让孩子们早日享受一样的教育。

        “强国必先强教。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国家。”许多代表引用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内容如是表示。

      优质教育资源要流动起来

        教育资源不公是导致教育不公的大问题。代表委员们指出,城市生活条件好,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好教师都被城里吸引走了,落后地区的好教师被发达地区吸引走了,结果形成了马太效应,越发达的地区和教学质量越高的学校教师资源越丰富,越落后的地区和教学质量越差的学校教师资源越枯竭。

        那么,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如何解决?全国人大代表徐龙支招说,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其核心就是要让教育资源“流动”起来,要“唤醒”教育资源,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转移,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平民化、普及化。

        要进一步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对此,全国人大代表、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认为,首先要让同一个县域内的教师收入平等。

        他还建议出台“教师公务员制度”,设立“教育公务员”,以制度保障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也为教师的流动提供制度保证。

        代表委员们还建议,对于已经开办的“名校办民校”进行体制转型,要么恢复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办“名校”,纳入政府的公立教育管理体系;要么转为真正意义上的“民校”,在明晰学校产权结构、建立基金的基础上,实行股份化管理。鼓励民办学校招收义务教育段学生,由政府按生均经费标准予以适当的财政补贴,差额部分则自付。

        推进教育公平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郭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促进教育公平的着力点还有很多,比如去功利、去浮躁、去行政化,强化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等;同时,实现教育公平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