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 学校要闻
  • 学校要闻

    03/08

    2010年 09:53

    【 字体:

    来源:综合新华社稿 

    访问量:1

    • 打印
    • 纠错

    代表委员热议:高考改革还有哪些新路子

    关键词:校长推荐

       焦点/北京大学去年实行“中学校长推荐制”引发强烈反响,最终并未出现偏才、怪才“脱颖而出”的局面。一些网络调查显示,约70%的人表示反对。

        顶帖/秦绍德(复旦大学党委书记):复旦大学从2006年起开展本科招生的自主选拔,且不受分数线和招生比例限制。参加面试的学生要提供高中三年各科成绩、两封推荐信、证明能力的各类成果等,就是要为特殊人才提供一条分数标准之外的通道。现在关键是有的高校把自主招生的“经”念歪了,参加自主招生改革的目的变成了“抢高分生源”,出发点明显不对。

        拍砖/郝翠娟(山东烟台二中教师):目前条件下,只有分数才是最公平的。综合评价的标准过于模糊,我们学校推荐的优秀学生最终连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资格都没有,去咨询高校也没有清晰的解释。在目前环境下,自主招生标准还缺乏公信力。

        点评/从纲要征求意见稿看,完善高考(论坛)招生制度是一个重点,在考试内容和形式方面将着重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这一方向将引导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根基。下一步的着力点应是解决综合素质评价公信力问题。

        关键词:暗箱操作

        焦点/由于自主招生缺少科学的刚性标准,一些群众质疑是否存在“腐败空间”,如何避免“暗箱操作”也是个难题。

        顶帖/许智宏(北京大学原校长):大多数中学校长在推荐的时候是信得过的,虽然也有些人钻空子,寻找操作空间,但只是极少数,大多数校长不会拿学校声誉开玩笑。

        拍砖/宋文新(山东省泰安市泰山民族中学副校长):高校的自主招生报考条件、录取程序、结果都不够透明,有的高校自主招生取消了笔试,却没有清晰的标准。公众最大的担心就是会滋生腐败,影响公平。

        点评/自主招生诚信问题,涉及高校和中学两个重要主体。就高校而言,应尽快建立透明的自主招生科学评价标准和违规处罚办法。就中学而言,应尽快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诚信监督办法,让自主招生在阳光下运行。

        关键词:城乡差距

        焦点/自主招生是否会对农村学生、贫困家庭学生造成新的不公,从而又制造新的“城乡差距”?

        顶帖/秦绍德:复旦大学在沪自主选拔的对象不设学校、学生成绩等门槛,网上报名面向全市,学生来自市重点、区重点、普通学校的都有。去年,在浙江设置的水平测试考点遍布11个地区,也有当地山区的学生来参加,不存在对农村地区学生的不公平。

        拍砖/宋文新:自主招生选拔注重对特殊才能、实验动手、口头表达等综合素质的考核,而这些素质大多是“用钱堆出来的”,农村学生由于经济和教育条件限制,综合素质自然难以和城市学生相比。加上要求考生到高校参加测试,大大增加了考生尤其是农村地区和贫困家庭考生的考试成本,使贫寒子弟处于竞争劣势,甚至可能被剥夺参与竞争的机会。

        点评/自主招生改革的关键,是如何在制度设计、操作程序、社会信用体系等层面实现公平。机会公平是高考改革的基石,不容忽视。

        关键词:取代高考

        焦点/从2003年试点开始,目前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已达76所。近几年,取消统一高考的呼声不断增大,在纲要规划的下一个十年里自主招生能否取代高考

        顶帖/张志勇(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从纲要设计的未来十年高考改革“路线图”看,未来我国高校招生录取将是两种基本方式:一是坚持以现有高考模式为基础,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学生;二是在不断丰富高校自主招生方式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并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自主招生将在高考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拍砖/宋文新:不能过分夸大高校自主招生的作用。目前只是给学生多提供了一次“考分之外”的录取机会。如果不解决有效监督问题,用自主招生取代统一高考引发的问题可能难以想象。

        点评/要打破“一考定终身”的模式,高校招生自主权进一步扩大是必然趋势。在高考门前,不同的学生要过的也不再是“独木桥”而是“立交桥”。择优录取、自主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等多元化选择,有利于专门人才、创新人才的选拔。前提是用科学透明的制度建设保驾护航,高考改革才可能走得更远。